时间:2024/10/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8849093.html

作者:李少伦龙荣高

禄丰县和平镇一群大山里的苗族孩子,他们的声音是大山的声音、他们的音乐是大山的音乐、他们的舞蹈是大山的粗犷是大的热爱是他们民族迁徙的血泪。因为热爱,他们组建了一支歌舞组合——山音组合。

山音组合由30名孩子组成,他们都是大山里的孩子,有在校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也有在家务农的青年,年龄最大的21岁,最小的有13岁。据队长龙恩婷介绍,假期里,他们向苗族老人们学习歌舞,请老人为他们编练舞蹈。请老人们给他们讲苗族人的历史。他们的芦笙演奏是经过和平镇芦笙制作传承人张建华老师教授,演出的芦笙乐器也是由张建华老师制作的。

初出茅庐的山音组合于年7月份参加寻甸县彝族“火把节”牛王争霸朁文艺比赛中,荣获歌咏赛第一名,舞蹈赛第四名;年9月份参加禄丰县和平镇第四届水果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同彝族著名歌手非明荣等同台演出;年10月28日代表和平镇参加禄丰县第二十届恐龙文化旅游节农村文艺汇演,受到观众好评;年11月3日参加和平镇九头山白菜文化旅游节文艺表演中,赢得观众阵阵掌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他们跳的芦笙舞从音乐到舞蹈,都蕴含着一种沉缓,凄楚的情绪。如。“探路步”、“上河滩”、“望家乡”等舞段,是苗族古史传说中,苗民负重在泥泞的路上行进,倒骑于牛背上遥望家乡并观看后面的同胞是否赶上逃难的队伍,以及怀念因渡河死去的人们等等场景的再现。举步维艰的动作,配上呜呜咽咽如泣如诉的哀怨笙声,舞蹈给人一种凝重、悲怆之感。仿佛是一种历史的追忆,是在向人们展现一轴活的历史画图。他们的芦笙舞和“笛子调”、“竹竿舞”一样,有着自己浓烈的民族特色。芦笙舞除“探路步”、“双踏浪”等的动作稍微简单,“跪地下腰”、“板凳下下腰”、“滚地笙”、“双腿蹬天”、“望家乡”、“托举”等是由一组难度大、技巧高的动作组成。要求舞者必需具备相当的技巧和体力。

苗族据考是蚩尤的后代。年前,中国进行了到年的文明“热身赛”。有六位伟大的王者,引领我们完成了这到年的准备。

第一位是炎帝,第二位是黄帝,第三位叫蚩尤,后面三位是尧、舜、禹。这六位伟大的王者,为我们年的文明跨越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们严格讲起来是传说中的人物,因为我们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资料,但大体上是这样的:

炎帝。炎帝是个农业科学家,神农氏。首先他教会了我们中国人耕种。在炎帝之前,我们是采野果子吃、打野兽的,这种生活对于我们完全是被动的。

第二,炎帝发现了火,使我们能够吃熟食,我们能够在夜间工作,而且我们可以用火来防止野兽。第三,炎帝亲尝草药,发明了中草药,避免了中华民族最早就有可能完全灭亡,也就是防止了传染病。但是,这么伟大的人后来被黄帝打败了。

黄帝。黄帝也许是这样想的——黄帝觉得炎帝虽然做得很好,但是当时部落之间敌对的情形非常严重。敌人是野蛮的力量,说打过来就打过来,所以要武装自己,要冶炼金属,要锻造武器,要骑上战马,要巡视在部落的周边,要发动战争来消灭那些野蛮的力量。

炎帝却觉得我安安静静地在过日子——农耕的生活有什么不好?于是黄帝和炎帝就打起来了,结果黄帝胜了,他们战争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涿鹿。

这两位老人家浑身鲜血,面对面站着的时候,并不知道几千年以后世界上最多的人群把自己说成是炎黄子孙。

黄帝把炎帝的文明接了过来。但黄帝有一个人打不过,那就是蚩尤。蚩尤管着现在山东、河南的东部和安徽北部那一带,地方也很大。黄帝打不过他,因为他也有金属冶炼,他也在制造武器。黄帝像所有常人一样,对打不过的人,就跟自己的部族讲他是妖怪。因为文字是黄帝时期发明的,所以他把汉字里面最难听的两个字给了他,称他为“蚩尤”。

后来由于自然的原因,黄帝打败了蚩尤。蚩尤的后代只能不断地逃跑,不断的死亡。活着的有的就归属于黄帝,有的继续往南迁徙,黄帝的部队也跟着追赶,一直追到贵州附近。

苗族先秦称“三苗”、“南蛮”,汉魏至隋唐称“荆蛮”、“五陵蛮”,宋代从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成为单一的民称。明清有“生苗”、“熟苗”之称。因为方言、支系原故,苗族还有不同的称呼。和平境内苗族使用的语言为滇东北方言。苗族历史上有过自己的文字,但失传已久,现在的苗族文字,是清光绪十九年(年),由在黔北威宁县石门坎传教的英国牧师柏格理和当地信仰基督教的苗族知识分子合作创造出来的。

我采访过和平镇九头山苗族村的苗族老人、采访过胖子田村的苗族老人、采访过和平苗族芦笙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张建华老师。尽管他们迁徙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随同主人的女儿陪嫁到武定插甸,又从插甸迁徙到和平;有的是逃难过来;有的是奔了亲戚过来……到和平这地方后,看到这地方的山肥水美便不走了,在这地方逢水伐木盖房,遇土烧林开荒。把根扎在这里,把这里当成故乡。但问起他们真正的故土,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他们的祖先来自贵州威宁县,属花苗支系。

山音组合跳芦笙舞时着装盛装,盛装的各种图案浓缩了苗族生活环境的景物,表现苗族妇女高雅的审美情趣。据说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学,但仅凭强烈的认同感,靠世代口传身授,将流传千年的故事、先民居住的城池,迁徙漂泊的路线等点滴无遗地融进服饰文化当中,也一针一线绣进衣冠服饰,世代“穿”承,永不忘怀,因而,苗族服饰被誉为“无字史书”和穿在身上的“史书”。苗族女性抽象的刺绣、蜡染图案中反映和表现了她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表达了苗族女性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了解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多姿多彩的服饰铭载着本民族历经磨难的历史变迁,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古往今来生活环境的浓缩。史家称之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和平镇境内苗族服饰别具特色,尤其是女装最具特色。女装分盛装和便装,平时劳作穿便装,节日喜庆和祭祀多穿盛装。

和平苗族的便装朴素洁白,以苗族自耕自织的白麻布为衣料,苗语呼为“绰罗”,苗族常将之比作白马樱花。上装均为对襟圆领,不开纽扣,常以别针代纽扣。衣服外宽内松,方便劳作;上衣齐腰,内衣似汉族姊妹装,有高领,用圆布条结成五个纽,结从领口往右侧顺胸钉到掖窝下,边缘滚绣花边,或以白布条滚边。腰束麻布桶带,平时作束腰用,上街或串亲时一头打一个结即可当口袋用,两头盘圆结紧挎在肩头上,方便实用。下装内穿紧身裤,多以棉布为料,外套蓝靛百褶裙,以麻布或黑青棉布为衣料,以蓝靛或以植物叶汁为色自染。未婚妇女裙齐膝盖,已婚妇女裙齐小腿。热天劳作时不扣绑腿。

盛装苗语称为“绰鲁”。做工细致复杂,是礼仪、聚会、婚嫁、喜庆不可少的礼服。上装是托肩花衣,以细纱做经线,以红、黄、蓝、白、黑五彩细羊毛做纬线。用三尺长二寸宽的竹片把头削尖,然后在织布机上按所需要的几何图形花纹精心挑线,先织成绵,再用白色、红色布条细心滚边,尤以色泽清晰、暗淡分明为佳。工序完了,若从远近等角度审视尚不满意,一件礼服往往要反工三五次。图纹主要有“绰鲁阿仰撒”,即蕨草花纹型。这个花纹与苗族的自然崇拜有着密切关系,苗族在风云突变的战争年代,流离失所,为了生存,露宿风餐,靠蕨草生存下来。蕨草嫩芽又名龙爪菜,蕨根含有高蛋白质淀粉,锤烂过滤、沉淀后,单独蒸或与米、玉米粉蒸熟,味美可口。苗族为了报蕨草恩德,将它绣在衣服上天天披在身上,并有“搬家不离蕨草地”的谚语;“绰鲁朗巴”即麻鹰花纹型;“绰鲁格里”,即十字花纹型,要求垂直对角工整;“绰鲁阿直里分”,即犁铧花纹型,锐角和平面整齐、严谨,花纹穿插交错而不紊乱;“绰鲁杂自埃加阻”,即按经线逢偶数每隔九根挑花织,逢奇数即压九根织。这种花纹体现了妇女高超的技艺。

披肩织好后,便套缀于洁白麻布衣上。为了不忘苗族历史,在上衣的正中央缀一四方锦,用七彩丝线精工绣上远古苗族京城“熬劳劳”即四方角城。四周绣上凹字城垛,下坠九股彩色圆花吊线,九股彩色花线代表着远古苗族“九黎”部落。每股吊着响铃。

和平苗族穿紧身裤,外套蜡染百褶裙,从束腰带至裙脚,均以蜡点画,染靛脱蜡后便用黄、红两色布条自下而上隔成六段,每段以蜡点画不同花纹,有田园禾苗等,以示纪念远古苗族的祖居地。

小腿裹长1丈、宽3寸以白布打底,并用红、黄、蓝三色镶边的绑腿,以示田地水沟。裙子外面加罩一块l尺5寸见方的锦绣围腰,以示苗族祖居地的四方城和四方币。

已婚妇女,头戴凤冠,是先用铜片打成帽箍,再用铁片剪成三角形,高1尺,涂上黑漆,钉上9枚圆形太阳,代表九黎部落,每个太阳有八角光芒(代表蚩尤弟兄八十一人),用81股红缨须挽于凤冠背面直垂于头部后面。两耳佩戴银、铜、耳坠。

已婚妇女,在蜡染花裙底脚另接五寸宽的墨青布,用彩色线和花边上下隔开。头挽螺丝椎髻于眉头,是纪念苗族远古背井离乡时苫包谷种子于头上的象征。未婚妇女多梳两条辫子或编盘于头上。

男装包头系腰,跣足跋行,头帕普遍喜爱青黑色,缠绕头部,至少须挽五六道,也有挽十余道者,有的前后挽成人字形,有的挽成斗笠状;有的放顶露外,有的悬帕一端,吊其耳边。

山音组合这群孩子怀着梦想继续前行,但他们还很年轻,他们的身体还很孱弱,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经历要面对。让我们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80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