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女子手绘蓝染16米长清明上河图 她是“蜡染扎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希望在全国开10家蓝染连锁店 冯灿(右)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左)。 冯灿的蓝染文创产品。 墨蓝色的背景,一条条颜色更深的细线勾勒出街市的繁华。车水马龙,风景优美,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跃然布上……这是来自长沙市望城区蜡染扎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冯灿用蓝染技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 “这是我的一次创新,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它推广出去。”生活在“蓝色世界”中的冯灿,希望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到这抹“蓝”的魅力。 ■全媒体记者田甜实习生滕瀚莹 坚持手工,传承心底的蓝色梦想 7月24日,走进位于长沙市望城区的洛春脂意蓝染艺术馆,就像进入了一片蓝色的海洋。凤凰在蓝色的长袍上啼鸣,蝴蝶在蓝色的手包上起舞,竹子在蓝色的壁画上拔节……还有笔记本、书签、杯垫、帆布鞋等多达50余个品类、上百款蓝染作品。古老与现代碰撞,传统与时尚交融,馆内每件商品都让人爱不释手。其中最特别的,当属用蓝染制作而成的《清明上河图》。“用蓝染制作的清明上河图,全国仅此一份。”冯灿笑着向记者介绍。随着画布徐徐展开,当年热闹的街市仿佛就在眼前。 大学毕业后,冯灿进入房地产行业,从事房产销售6年,期间认识了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丈夫。年,夫妻俩回到湖南养胎,来到靖港古镇赏玩时,静谧、古朴的古镇一下就吸引了冯灿。 “我之前没有美术基础,但是因为外婆和母亲都会蓝染,所以我也是从小就会的。”从小就耳濡目染的冯灿,钻研起这项技术来得心应手,不断地学习、消化、创新……冯灿对蓝染愈发热爱。几番思索之下,决定辞去房产销售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蓝染事业中。 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丈夫也辞掉了北京的工作,陪冯灿一起传承这项非遗技术。“先生之前是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所以帮了我特别多。”借助丈夫深厚的文创产品功底,夫妻俩对作品的纹样、款式、包装等进行创新设计,创作出了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蓝染文创小物件。 年7月,冯灿的洛春脂意蓝染艺术馆顺利开业。年6月,冯灿获得“蜡染扎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 让蓝染与《清明上河图》来一次碰撞 在靖港古镇定居后,一个偶然的灵感,让冯灿想到了用蓝染制作《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本身就是一幅名作,用我自己会的技法去制作,也是一种创新。”灵感迸发后,冯灿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泡在艺术馆里,专心制作《清明上河图》。 绘图、扎线、染布、拆线、晾晒、清洗……因为热爱,即使是长时间的工作,冯灿也不觉得累,“手都起了老茧,还是做得很开心。”冯灿告诉记者,染料的量、浸染时间都影响上色的程度,“浸染不出想要的颜色,就得重新染。”染料发酵是门技术活,因为染料中含生物菌种,需要人时刻守在染缸边,细细观察染料的状态,不断“投喂”染料“养分”,才可以染制出靓丽的蓝色织物。 为了更好地呈现作品,冯灿还特意前往贵州学习特殊的扎染技艺。最终,历经两年,16米长的《清明上河图》蓝染作品完成。 作品完成后,一经展览,惊艳了不少人。冯灿表示,她计划带上作品前往第二届湖南旅发大会,希望蓝染非遗技艺能被更多人看到。 谈及未来,冯灿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在全国开10家蓝染连锁店,向当地有意愿学习的人传授蓝染技艺,扩大产品产量。同时,还想通过写书出书的方式,将非遗技艺推广开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81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