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妇女最懂妇女。妇女节来临,单位男同事送给妇女的礼物不外乎抢着干活(虽然区区一天也抢不了多少),家里老公儿子送给妇女的礼物大概率是鲜花和美食(虽然美食大部分被自己消灭),但贵州省妇联送给民间女手艺人的,是一场围绕贵州蜡染之美举行的“赋能贵州蜡染 推进乡村振兴”的主题活动。独特的呈现加上满满的诚意,在我看来就是一件集“中看”与“中用”于一体、融“眼下趣味”与“长远打算”于一身的,为蜡染绘娘们量身定制的妇女节礼物。 首先它是好看的。活动在贵阳市白云区“开始”艺术园区举办。改造之后充满艺术氛围的老厂房,因频繁举办各类艺术活动已在青年群体中大量吸粉。这回的园区更是在巨幅蜡染、手艺人照片、蜡画体验台以及蜡染文创等等的簇拥和点缀之下,生出不少柔美和雅致,把平日里特别“打得粗”的老厂房润物无声地“软化”了几分。入口处的院子里放着长桌,上面排列有铜制蜡刀和温热的蜂蜡,哪怕你从没画过画,从不了解蜡染,你也可以手持一枚蜡刀,跟着身边的手艺人有样学样,在桌布上画下一只鱼、一只鸟,或者一切你觉得吉祥美好应该成为的样子。 活动分为线下和线上两部分。线下部分的氛围打造和盛装下的蜡染绘娘们是养眼的,而线上部分同样好看——由6个蜡染专题的视频短片构成,以全新视角审视蜡染背后的巧思与智慧。视频中,蜡染的非遗传承人与文化助推者们通过对话,解析蜡染独有的特点和价值,探讨蜡染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参与视频摄制的12位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助推者,每人的头像被设计成一张海报,立在线下活动场地里,让来宾忍不住就走上前逐一认识,进行“人脸识别”。当我走到最后一幅面前,晃了一眼就对身边同行的贵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王燕达惊呼:“这个人好面熟!”定睛一看,海报上的人,就是王燕达。 好的礼物除了好看,还得是有用的,这样礼物的价值就不只是取悦一时。一如蜡染这样历史悠久的民间手艺,要保护传承,最好的方式也是让它跟当下生活发生关联,让它成为日常之用。 “赋能贵州蜡染 推进乡村振兴”线下活动,在40位非遗传承人和相关文化助推者之外,还邀请了淘宝手艺人淘宝非遗业务负责人、淘宝造物节手工艺版块负责人刘鑫,淘宝天猫商家策略宣教负责人智木,及“种手艺”发起人饶勇等专家学者,请他们对蜡染产业发展,根据自身经验,从文化溯源、网络营销、跨界设计、市场赋能等方面进行了现场交流分享。来自淘宝手艺人淘宝非遗业务的嘉宾表示,淘宝手艺人与淘宝非遗作将整合阿里巴巴集团内部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