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原创:黔早顺风耳作者Gz

好消息来袭!

安顺

荣誉时刻:在全国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名单中,我们安顺就有3人入列。分别代表了最具安顺特色的民族文化。

在此

小耳衷心感谢他们

正因为是他们不懈努力

才将安顺的民族文化

不断传承下去

点击看大图

王小二

陈先松——安顺地戏

王月圆——蜡染技艺

杨文琴——苗族服饰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省+市+县”共4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安顺设有3个卫、2个守衙千户所,史料上称卫所军士为屯堡人,有了屯堡人,地戏也就随之而出现了。

表演特点

1

安顺地戏演出以村寨为单位,演员是地道的农民。一般一个村寨一堂戏,演员二三十人,由神头负责。安顺地戏在春节期间演出二十天左右,称为跳新春,是岁终新正的聚戏活动,与逐疫、纳吉礼仪一起举行。地戏演出时,村口或醒目的地方要插一面大红旗,旗上绣着很大的帅字,表示这个村子里今天要演出地戏,也有纳吉之意。演出由开财门、扫开场、跳神(演故事)、扫收场四部分组成。演出前,要将存放脸子的木箱(柜)从神庙或存放人家里抬出来,举行庄严的开箱仪式。村民还会在建房求财、祈福求子的时候请地戏队中的神灵如关羽、佘太君等去进行开财门、送太子等活动。

2

安顺地戏是一种古老的戏剧,其显著特点是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其演唱是七言和十言韵文的说唱,在一锣一鼓伴奏下,一人领唱众人伴和,有弋阳老腔余韵,其舞主要表现征战格斗的打杀,雄浑粗犷,古朴刚健。安顺地戏所演的三十来部大书,以屯堡人喜爱的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狄家将、三国英雄、瓦岗好汉为主角,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内容全部是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

3

安顺地戏的演出程序一般分为开箱、请神、顶神、扫开场、跳神、扫收场、封箱等组成。其中的跳神是正式演出,又分为设朝、下战表、出兵、回朝。其余部分是带有驱邪纳吉成分的傩戏活动。由于屯堡人的神灵观,更给地戏赋予傩愿的性质,村民还会在建房求财、祈福求子的时候请地戏队中的神灵(如关羽、佘太君等)去进行开财门、送太子等活动。

▼▼▼

安顺地戏被誉为

“中国戏剧活化石”

“中国戏剧历史博物馆”

安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染液便随着裂缝侵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花纹,象冰花,象龟纹,类似瓷釉之开片极具艺术效果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同样的图案的蜡画布料,侵染之后,冰纹就似人的指纹一样决不相同,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从审美角度来看

蜡染是苗家人的生活、生产、战争、迁徙等场景按照自然的规律和心理活动逻辑进行简体、变形、夸张和抽象而成的_人化自然的心灵符号,组成一种理想化的完形关系。这种人化作用沟通了人们心灵的联系,架起一座人类共同审美经验的桥梁。它像一条纽带,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从深层意识中联结起来。这种沟通作用使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标与角度,从积淀下来的形式中,感受到不同层次的内容。

从文化特性来看

安顺蜡染在现今的历史条件下,已由原有功利内容的意念标记转化为用做欣赏的审美形式,人们在对这蓝白相间的幽远、神秘象征符号的联想与品评中,重新领悟并充实了它的内容。当人们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去审视与评价这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品时,它实际上已超脱了自身,作为一种艺术元素进入了现代艺术生活,实现了向新的文化氛围与审美境界的跨越,展示出新的文化意义。

安顺蜡染被誉为

“东方第一染”

安顺也被誉为“蜡染之乡”

苗族自古“好五色衣裳”。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挑中带绣,或染中带绣,或织绣结合,从而使服饰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安顺苗族妇女多以染麻或假发与头发互参揉在一起,盘髻于头顶。服饰多以麻、棉织成,或以丝绸裁定、因安顺苗族支系复杂,语言差异较大,故苗族服饰亦呈现出多样化。

王凯俊

裙有长裙、短裙、花裙、青裙、蓝裙、黑裙、筒裙、褶裙,衣有和服饰、旗帜式、黔东南式、几何式等,裙大都有红蓝黄三色条纹,据说象征金河江、长江、黄河,绣绘以花鸟鱼虫或抽象几何图案,尤以盛装最为华丽,久负盛名,其图谱相传为苗族祖先居住地之山脉、平原、花鸟鱼虫,或说是苗族古老的历史记载符号。

大刘

腰围以麻或棉线织成的腰带,宽大而厚实,或白色、或青色、或黑色、或蓝色。多缀有银珠、银链,行走时晃晃作响,如铃乐贯耳。

大刘

苗族服饰上的图案

被专家学者称为

“穿在身上的史诗”

最后

小耳很傲娇的说:

安顺,就是了不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29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