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普通人相比,他们的生活工作总会遇到各种困难,人生之路充满着各种艰辛。在湘西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甘于命运的不公,用自己的热情去拥抱生活,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他们的故事令人感动。近期,湘西州残联、团结报社湘西网联袂推出《身残志坚强国有我》系列报道,团结报湘西网全媒体记者走近这些身残志坚的人们,采访拍摄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敬请 初秋9月,在湘西州花垣县双龙非遗文化产业园内,52岁的石杰忠正在进行蜡染制作。绘图、上蜡、浸染……不多时,一幅蓝底白描,栩栩如生的苗家风景就出现在眼前。 石杰忠有一双粗糙的手和一双不便的腿。因为常年做蜡染,他的手十分干燥,指纹像年轮一样刻在指上,手心长满厚厚的茧子,洗不掉的颜料让手的颜色十分暗沉。他的腿因患小儿麻痹症,只能靠着拐杖一瘸一拐。他用这双粗糙的手和不便的腿,操起铜刀蘸蜡,“染”出了美好生活。 石杰忠从小便展现对美术的极度热爱,纸板、瓦片、木炭都能成为他作画的工具。8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村民晒在院子里的蓝底白花的布,十分惊艳。“之后的十几年里,我都在寻觅。” 年,他参加了蜡染培训班。课上讲师展示的蜡染作品令石杰忠如梦初醒。“原来心心念念的蓝底白布竟是蜡染。” 为此,石杰忠格外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经常练习到晚上12点还不肯收工。“当上手制作蜡染时,每次浸染,心里都超级激动,就像等待一只八宝箱被打开。” 培训课共分绘图、上蜡、浸染、脱蜡、晾晒5个章节。尽管他是培训班里最认真、最刻苦的学员,结业作品《老鼠迎亲》惊艳四座,但由于时间紧,也只学到蜡染核心技术的皮毛知识。 蜡染工序繁多,流程丝毫不能乱套,一个环节出了纰漏,辛劳就付之东流。“5年里,我不断拜师学艺,反复练习了千余次。”石杰忠说,总有人问他:“你怎么那么爱折腾?” “折腾”的背后是一笔不菲的开销。5年来,几万元的白布和染料,最终染成一捆捆黑抹布。 年,石杰忠被选派到凤凰县参加蜡染学习。这次培训,他不仅得到讲师悉心指导,还得到更多操作机会。培训结业,他一人就交了38幅作品。 从凤凰回来,除了干农活,几乎所有的时间,石杰忠都在反复练习蜡染。“蜡染成了生活的必需品,一天不练手指就会生疏,两天不练能从蜡染作品里看出来。”他还多次走访了周边苗家工艺大师,将苗族蜡染和苗族织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蜡染风格。 年全国染织大赛上,现场制作蜡染时,石杰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余光没有观众的身影和脚尖,他一度以为没人看。“点蜡工序完成后,才发现很多人驻足,认真欣赏。” 这次大赛,石杰忠一举斩获蜡染组第一名。年全国蜡染竞赛,他的2幅作品获奖,4幅作品被收入作品集。他终于确定自己有为热爱买单的能力。 石杰忠不拘泥于传统图案,也不满足“依葫芦画瓢”。从小生活在苗寨里的他,满脑子是苗家独特的美景和民俗风情。《苗家绣娘》《苗家边边场》《苗家工匠》……信手拈来就是一幅苗家美景。同时,他创新将蜡染和扎染结合做出的作品生动精美,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与好评。 创办一间自己所热爱的非遗创意园,是石杰忠一直以来的梦想和愿望。今年,省州残联提供资金支持,当地政府免费提供场地,双龙非遗产业园正式开园,这是继湘西杰忠蜡染坊后石杰忠开创的第二个蜡染天地,在这里,他不但招收大批残疾人员工,而且还将苗鼓、木雕、苗绣等非遗作品进行展示,让双龙非遗产业园成为民族文化展示新领地。 “热爱可以让生活变得妙趣横生。”石杰忠说,他还想尝试直播,借助互联网的影响力,让传统手工艺的推广有新的动力。同时,他还想开办残疾人托养,在服务他们的同时,培训传统手工艺。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来源|湘西网 作者|文/吴宜芝图/杨贤清视频/李明潇 编辑|杨世芳 监制|陈昊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 ■身残志坚强国有我|姚本旺:“按”出幸福生活来 ■身残志坚强国有我|余小龙:“百合王子”闯出新路子 ■身残志坚强国有我|吴添春:跨过生命的“低洼”处■身残志坚强国有我|吴云志:无声理发店的“掌柜”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38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