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气象新。这几日,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和美社区居民陈文勇老人家里,孩子们正在做寒假作业,陈文勇在一旁全心监督,一幅温馨美好的画面。 2月10日,黔西县锦绣花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群众身着各自民族特色服饰,载歌载舞喜迎牛年新春佳节。史开心摄(贵州图片库发) “寒假期间,我的事情就是每天监督这4个孙子完成当天的作业。如果他们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给我讲,我会联系老师,让老师通过电话给他们解答,督促他们4个人寒假也不能放松学习。”陈文勇乐呵呵地说。 有安居,有授业,搬迁后的陈文勇一家,最满意的就是孩子们上学的问题得到了改善。“以前在老家,学校离家远,孩子们要走半个多小时的路,总害怕他们在路上出什么问题。”陈文勇说,现在学校就在家门口,他不再因安全问题而担忧了。 如今,柏杨林街道拥有2所幼儿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改扩建学校、名优秀教师,满足了社区适龄儿童“上好学”的需求。 当前,我省38.18万搬迁群众子女就学问题得到解决,覆盖率达到%,确保了搬迁群众适龄子女不失学、不辍学。 “十三五”期间,贵州全面完成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搬迁人口占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总数的近五分之一。为全力做好后续扶持工作,贵州探索实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基层党建体系等“五个体系”,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篇章。 2月20日,春节假期结束,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箐口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热热闹闹开工了,当地苗族同胞抓紧完成蜡染、刺绣和服饰加工,赶制订单供应市场。 就业是搬迁工作的核心,是搬迁群众稳得住、增加收入的关键,贵州作为中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正全面有序推进。 年,黔西县把化屋村易地扶贫搬迁与加快产业发展相结合,依托当地苗族服饰传统技艺,大力扶持发展苗寨扶贫车间,引进缝纫机、电脑绣花机等设备,让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生产苗族服饰,产品线上线下销往省内外市场,助力当地苗族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另一边,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黄平县推行“社区党支部+锦绣计划+搬迁妇女”就业新模式,5个移民社区党支部与县内民族企业或扶贫车间建立合作机制,将蜡染、刺绣、“银项圈”等民族文化遗产资源融入移民搬迁技能培训中,以“文化+扶贫”的形式推动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带动余名搬迁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增加了收入渠道。 “厂房就在家门口,一个月工资还有元嘞。”黄平县旧州冷水河社区搬迁群众冉绍碧兴奋地说道。 为拓宽搬迁群众的就业渠道,贵州省围绕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建成一批车间和扶贫基地,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问题,真正实现搬迁一户、脱贫一户。截至目前,我省易地扶贫搬迁有劳动力家庭40.68万户96.77万人,已就业88.71万人,综合就业率达91.67%,搬迁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率达%。 “党的政策好,政府给我们安排了新房子,学校就在我们家的旁边,很方便。”福泉市陆坪镇五新社区搬迁群众汪天卫说。 “搬来小区后,我们的生活环境很好,有锻炼的地方,小区还有多辆公交车可以到县城,尤其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看病更方便了。”威宁自治县开华街道开华家园搬迁群众王芬兰说。 “社区配备有菜市场、超市、幼儿园等,很方便,希望自己和社区的发展越来越好。”岑巩县?水街道大榕凉塘社区搬迁群众杨燕说。 屋里亮堂堂,心里暖洋洋,易地扶贫搬迁让贫困群众的“安居梦”照进现实。目前,贵州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个,新建和改扩建配套教育项目所,新建和改扩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个。通过完善、创新公共服务,搬迁群众正在加速向“新市民”转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悦 制图/侯刚 编辑刘思博 编审王璐瑶李劼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348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