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5/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57岁的安顺人王月圆刚刚经历了一次跨国之行。日前,这位苗族妇女受邀来到法国巴黎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她所制作的蜡染作品在博览会上卖得不错。

  去巴黎参展她带了50个包

  王月圆是我省著名的蜡染工艺制作者,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贵州省十大民间工艺大师。从年开始,她的作品入选国际休闲产业博览会民间艺人节优秀作品展演。从此之后,她的作品开始受到来自日本、加拿大、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客户的   日前,王月圆受邀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她总共带上了20件蜡染作品,50个包。“外国人觉得非常稀奇。”她回忆说。这些作品被参加博览会的当地客人争抢一空。她总共得到了多欧元。

  “钱不多,但觉得自豪。”王月圆高兴地说。

  不幸辍学她跟外婆学蜡染

  王月圆出生在西秀区七眼桥小关口一个普通的苗族家庭中。她的家中有8个姊妹,她排行老二。

  “那时的农村是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她当时从学校领到了书,但仍然无法上学,只好含泪离开了学校。外婆是村中有名的蜡染高手,她和姐姐开始跟外婆学起了蜡染。最开始学会了雕花、后来又慢慢学会了画腊和刺绣。

  王月圆说,最开始学习的时候,她要买布来练习。“那时候买布可没有现在这么容易,要用布票才能买,可是布票是有限的。”她说,不知道当年画坏了多少布。

  年,她被招入东方蜡画大师杨金秀的厂内,当时两个儿子还小,她十分犹豫。“还是要感谢丈夫。”她说,“当时丈夫说,有机会就出去。”

于是,她从安顺来到了贵阳。在贵阳的3年,她的蜡染绘画技术变得十分成熟,而且打开了她看世界的窗户。如今,她的丈夫还在每个周末陪她上山去采集蜡染的材料。

  年轻人不学蜡染

  她很焦虑

  “上世纪90年代,我看到许多蜡染作品被卖到云南,在那边被当成垃圾。”她记得,当时的蜡染作品十分低廉,让她感到非常伤心。从那时起,她有了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的想法。

  “我的想法是让蜡染走向全世界。”她说。

  记者了解到,现在,王月圆每个星期都会到小学去上两次课,由学校提供教室,而材料则由自己带过去。

  不过,令她担心的是,如今的年轻人大多都不愿意再学蜡染。

  “现在我们这批艺人的年龄都偏大了,眼睛也不好了。”她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够来传承这项技艺,静下心来做。

………………………………………………

请订阅印染学习与交流

力求让每一位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314.html

------分隔线----------------------------